永钢奖介绍:“永钢奖”是我校和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的一部分。该奖项规定,从2020年到2030年,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评选5名。由永钢集团和我校共同参与评定,我校授予奖牌,激励教职员工干事创业。
2021年获评该奖的5位老师,他们认真负责,担当使命,他们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他们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他们以小我融入大我,各展风采。
李志梅

李志梅,机电系智能制造教研室主任,张家港市劳动模范、苏州市最美劳动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担任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裁判、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裁判、专家组成员等。
在市政府全面推进“港城制造”到“港城智造”进程中,深知自己使命与担当,在努力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同时,一直不断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奋斗。
近五年主要成绩:①教材建设:主编江苏省规划教材1部、重点教材1部,全国机械行指委精品教材1部,参编教材3部。②师生获奖: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获国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指导学生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获二等奖。参加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微课大赛获一等奖;主要参与江苏省教学成果获二等奖。③专业建设:核心参与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获批立项,主要负责数控1+X车铣、智能制造产线实训平台、在线课程建设,积极参与对外工业机器人社会培训服务。④课题项目:主持全国机械行指委课题1项、省哲社课题1项、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发表期刊论文8篇,获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授权4项,指导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项。
茅和华

茅和华,经管系物流与电商教研室主任,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等多项省级、市厅级课题;主编省重点教材建设立项教材一部;主持中国贸促会商科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微课比赛特等奖、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省技能大赛二等奖,近年来多次被聘为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微课比赛评审专家。曾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教以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关心时政,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坚持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相适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和创新务实的精神投身教学改革和实践。
钟 胜

钟胜,团委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本职岗位上始终把握团组织思想引导、实践育人的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参与学生10000余人次,在多元思潮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伟大“中国梦”。
她积极主动融入参与学院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帮扶项目,连续三年开展“筑梦少年 陪伴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分沿河县黑水镇、官舟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支教、走访调研活动,提升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在沿河县偏远农村为贫困学生架起通往未来的桥梁,获得当地群众与学生一致好评。精心组织策划全院“新生看港城”、“科技文化节”、“沙工杯”等大型学生活动,举办“梦想从这里起航”等沿河学生专题活动,组织沿河学生传承家乡美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帮助沿河贫困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也为青年大学生们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
她立足学生管理岗位,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勤奋工作,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并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精力奉献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管理中。
秦 艳

秦艳,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张家港市担当作为好干部,张家港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张家港市优秀共产党员。从教以来她始终不忘职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各项工作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力争成为青年教师的排头兵。
专业建设:作为机电专业负责人,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特色和内涵建设。所在教研室四次被评为院级先进教研室,所在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专业所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获评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教育教学:她带领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三教改革”,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勇挑重担,先后四次获得国赛和省赛一等奖。最近3年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等级均为优秀,得到了督导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实践创新: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先后7次获得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一、二等奖、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项二、三等奖,指导学生团队完成了3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教研科研:她先后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5项省级课题。主持完成了4项企业横向课题,授权8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撰写发表了40余篇教科研论文,立项1项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社会服务:她还先后受邀到上海、浙江、宁夏、湖北、四川、山东、河南等省内外多所院校进行交流指导,2020-2021年被教育厅聘请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评审专家、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评审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江苏代表队集训常驻指导专家、山东省“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项目”国培指导专家。
温一军

温一军,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2020年电信系荣获江苏省最佳党日活动奖、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张家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张家港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院先进集体;2021年,电信系产教融合共建企业国泰新点软件荣获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新点软件企业学院荣获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企业学院,荣获年度院先进集体、院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和堡垒党支部。电信系被评为2021张家港市担当作为好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系聚焦于对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先进特色半导体张家港市三大重点产业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港城高质量发展,凸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瞄准本市重点产业链,建设高水平专业群。聚焦智能控制、大数据、半导体、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共建华为大数据实训室、华为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实训室、传感网应用实训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瞄准企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各专业每年与国泰新点软件、张家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ICC)、腾讯云(张家港)工业云基地、华灿光电等10多家本地龙头企业建立企业订单班。与经开区、张家港ICC每年联办“中国芯集成电路人才专项培训班”,定向培养紧缺人才。
电信系师生连续两年赴贵州沿河开展“电子科普志愿”支教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德技双修。始终把提升“两个度”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提升专业群对本市产业的贡献度、提升学生就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