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校学生找工作防范误入传销组织
当前正值大三学生实习找工作时期,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一些大三学生因为涉世未深且求职心切,往往对找工作不加考虑,通过网络招聘,通过同学、老乡、朋友等关系人的介绍,而误入传销组织。近日,我院某系一名男生在实习时因听信网上朋友的花言巧语而误入传销组织,经过警方努力才得以解救,传销给家庭和本人带来了严重伤害。
传销组织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招工等手段将受害人骗入传销组织,其主要手段:一是利用互联网“人才招聘网”等网站上刊登的个人求职信息取得联系引诱上钩;二是虚构公司并制作网页,登载虚假招聘广告,布下招工的圈套,诱骗受害人;三是收集毕业生资料,采用以假冒公司名义制作“招聘通知”进行招工发展下线。
学校提醒所有学生,打工或求职时必须通过正规的招聘网站和招聘现场应聘,应聘后也要经常和老师、家人保持联系。
二、打架斗殴的危害
1、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生命是平等的,你的生命与健康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同样重要。
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在一个友好、友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专心学习、开学生活。
3、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对打架斗殴的规定: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打伤者如果能找到直接责任人的,对直接责任人按照232条定罪处罚,即故意伤害罪;如果无法找到直接责任人的话,由斗殴双方的首要分子承担相应责任。
4、打架斗殴的成本
据某公安局办案民警多年的办案经验总结得出:打架斗殴成本等于5至15天拘留,加上500元至1000元罚款,加上至少1000元医药费。
打架斗殴附加成本等于心情沮丧低落郁闷,加上名誉形象受损,加上家人朋友担心,再加上工作、学习蒙受更大的损失。
同学们,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打架斗殴行为既害人又害己。打架斗殴严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者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将受到刑事追究。
三、运动会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1、 运动会前,各系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训练、比赛、交通、饮食等安全教育,遵守“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2、辅导员及班主任要教育运动员在比赛中听从指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教育非运动员文明观看比赛,严禁非运动员到比赛场地接人、带跑,长距离剧烈比赛可适当安排指定人员接应。
3、注意饮食安全。教育学生不买不食三无食品;不买不食腐败变质食品;各班学生不得自行售销商品。全体学生不得饮用不合格产品,不能在比赛之后马上饮食,也不能在运动场上边走边吃,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实做到饮食安全。
4、比赛场地内出现摔伤等突发事件,首先由现场医务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由值班车辆就近急送医院进行救治。
5、比赛场地之外出现突发事件,班主任及辅导员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须立即向上级汇报。
6、比赛期间,学生不得进入安全警示区域范围内,不得在跑道上逗留或横穿跑道,不得站在赛区内影响比赛,危及安全。
7、凡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之疾病的人员请不要参加比赛,否则后果自负。
8、运动会期间注意宿舍安全、财物安全,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准时起床和回宿舍就寝,按规定做好内务整理。
四、防诈骗预警
1、关于假冒教育部门以发放助学补贴金为名实施诈骗的防范预警
近日,我市发生多起犯罪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联系事主,告知事主教育部门出新政策,有助学补贴金发放,后逐步诱使事主至银行ATM柜员机上按照其指示操作,从而转走事主银行卡内的现金。该警情同以往接报的退税类诈骗警情相比手段较为相似,但迷惑性更强。敬请广大居民加强防范。
2、关于防范使用手机改好软件冒充当事人子女谎称被绑架实施诈骗的防范预警
近日,我市发生一起犯罪分子趁白天、银行正常工作的时间段,选择当事人子女上课暂时无法联系之际,拨打当事人家中座机,使用改号软件使座机显示当事人子女的手机号码,谎称当事人子女被绑架,要求当事人立即汇款至指定账号实施诈骗。敬请广大居民加强防范。
五、酒后驾车危害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请广大教职员工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原则,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六、生活安全知识
1、安全锤的正确使用。
2011年7月23日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当旅客准备逃生时,他们发现用破窗锤砸玻璃无效,即使用尽全力砸车窗玻璃也文斯未动,最后从车厢裂断处逃生。实际上,安全锤砸玻璃中间是砸不开的,要砸玻璃的四个角。
2、电梯下坠时怎么办?
生活中,难免会坐到电梯,但是,万一遇到电梯发生事故,迅速往下坠落时,掌握几个保护自己的最佳动作:
第一、(不论有几层楼)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第二、如果电梯内有手把,请一只手紧握手把。
第三、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
第四、膝盖呈弯曲姿势。
说明: 因为你不会知道它会何时着地,且坠落时很可能会全身骨折而死。所以:第一点是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继续下坠。第二点是为了要固定你人所在的位子,以致于你不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摔伤。第三点是为了要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第四点是最重要的是因为韧带是唯一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所以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来承受压力来的大。
为了自己,为了朋友,为了亲人,以防万一。